从这位知名时装设计师的最后居所Villa Mabrouka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朴实无华”的装潢,也可以显得精巧复杂;即使是平凡无奇的印花棉布,也可以显得激进前卫。
它,与他在别处的住所都迥然不同。Villa Mabrouka位于摩洛哥的丹吉尔(Tangier),是知名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及其伴侣皮埃尔·布尔热(Pierre Bergé)的爱巢,在视觉上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这里没有价值连城的画作、博物馆级的亚洲文物藏品、文艺复兴时期的青铜器,也没有覆盖着手雕木镶板的墙面。圣罗兰逝世于2008年,享年71岁。在去世前的将近十年里,他的喜好发生了变化。他原本喜欢层次美观、堆满稀有珍品的空间,后来钟情于简约而精巧的房间。Villa Mabrouka(mabrouka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幸运”)是他迄今为止最令人惊叹的心灵港湾,同时客观生动地展示了简约主义的魅力。
从左到右:黄色沙龙,蓝色沙龙。黄色沙龙铺设着剑麻地毯,装点着17世纪的安达卢西亚陶瓷碗,挂着克洛德·莱兰设计的一面镜子,配备了罗丝·卡明设计的黄色印花棉布扶手椅。蓝色沙龙配备着毛绒座椅,上面垫着绗缝印花棉布,这些座椅也是由卡明设计。
不过,真正动人心弦的并不是Mabrouka的风景,也不是“摩洛哥式的摩登”建筑架构;而是室内装潢,尤其是对印花棉布的大胆采用。这种加光棉织物,几个世纪前发明于印度的卡利卡特(Calicut),上面印着色彩鲜艳的图案,描绘着花鸟、树木、水果和蝴蝶。印花棉布在17到18世纪开始广受欢迎。长期以来,它被认为是欧洲贵族住宅的必备饰物。20世纪,由于科尔法克斯(Colefax)、福勒(Fowler)、艾尔西·德·沃尔夫(Elsie De Wolfe)和罗丝·卡明(Rose Cumming)这些影响深远的室内设计师的大力推崇,印花棉布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一些喜欢精美、传统的欧式“乡村别墅”风的国际装饰师,采用了大量图案配套的印花棉布,用于制作窗帘、床罩、壁纸和内饰,以装点出无所顾忌的女性化房间,而且往往还要搭配上刺绣枕头、瓷器装饰物和层层褶边。由于这种布料让人联想起矫揉造作的装潢,再加上硬边艺术和上世纪中叶现代主义风格日益流行,印花棉布的吸引力在逐渐衰退。圣罗兰及其装潢师雅克·葛兰许(Jacques Grange)在Villa Mabrouka高大敞亮的粉刷房间里大胆而谨慎地采用了这种布料,他们去粗取精,使老套的印花棉布重新焕发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