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时尚界每年九月马不停蹄地迎来秀场的资讯,在北京,如果从事设计或创意行业,刚刚过去的这段时间里也一定十分忙碌。10月7日,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落下帷幕。这项诞生于2009年的展览活动,在经历了第一年的实验与之后四届的连续举办后,今年在时间和辐射范围上有所扩展,首次从七天左右延长至两周,从城区内扩大至北京周边的天津南运河、河北廊坊上善颐园等地。
北京设计周主办方为中国文化部等国家部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方为北京市政府旗下的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和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尽管各年的组织结构略有调整,从性质上而言,它们均属于官方主导的机构。曾在2011年和2012年担任北京设计周创意总监的陈伯雄(Aric Chen),在今年为CNN撰文,指出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未必能够造就“自下而上”的创新设计本身,他谈道,“政府自然无法以规划机场或桥梁建设的方式去激发创意,而只是提供人们发展、实现和分享才能的一个更好的环境。”尽管如此,陈伯雄说,“这并不意味着北京设计周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设计周在塑造北京自身上已经发挥了作用。”
在展区的安排上,除了核心展区大栅栏外,今年还包括中华世纪坛、酒仙桥附近的751D·PARK时尚设计广场、东城区的歌华大厦等,新展区包括侨福芳草地、白塔寺等。白塔寺被认为是与大栅栏相仿的又一次基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策展实践。此外,歌华文化发展集团首次将设计周放入了其参与管理的天竺综合保税区文化保税园,将“设计贸易”设置为设计周的主题之一。文化保税园是一个毗邻首都机场、专注于艺术进出口贸易并兼具展览功能的仓库区。尽管硬件的设施已经基本落成,但软件上的相关细化规则仍在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