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宣言,附整只烧鸡食谱

做饭吧。它是当下的潮流,是受欢迎的行为。做晚餐吧。这个好习惯跟坏习惯一样容易养成,而且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它益处多多。

当然,在家做饭会让人觉得有压力,特别是在工作日。先别提花在炉灶边的时间。计划和购买食材都需要花时间:这些无形的劳动实际上更费力。再加上交通拥堵。有人要去练踢足球,有人要加班。所有的人都没时间。

我们是来帮助你的。

你只管去做,看看会发生什么。把家人和朋友聚集到你的餐桌前,给他们奉上热腾腾的食物。也许它能帮助孩子们在学校表现得更好(有研究可以证明这一点)。也许它能增进感情(也有研究可以证明)。很明显(你会看到的!),它比用微波炉做的砂锅菜、外卖咖喱饭或从几英里外送来的披萨更令人愉快。而且也更便宜。

你可以这样开始:想像一只鸡淹没在肉汁里,放在炉子上烹制,然后和白米饭、蒸扁豆、一小块黄油一起上桌。它能带给你一个美妙的九月之夜,而且易于烹制。

购买食材也很容易。去市场买一只中等大小的鸡。请买有机的,因为味道会更好。如果你不敢去骨,那就让肉贩帮你做这件事。你不需要拿出比烹制一顿普通周中晚餐更多的勇气来做这道菜。

买点不加盐的黄油。如果没有面粉的话,就买一点。你很可能有盐和胡椒。你冰箱的冷冻室或冷藏室里可能有鸡肉高汤。如果没有的话,在商店里买点高汤,低钠的那种,它从各方面都比罐装或块状的过咸的鸡汤要好。其他东西基本上不需要买了。

这个食谱非常经典,选自我们所称的“纽时经典”(Times Classics)系列菜谱,出自克雷格·克莱本(Craig Claiborne)之手。

是不是听起来很棒?你可以在肉汁中加入蘑菇和小洋葱,让这道焖鸡带一点欧洲风味,克莱本和他当时的副手皮埃尔·弗雷尼(Pierre Franey)曾这样尝试过。或者可以在酱汁中加入番茄、碎芹菜、洋葱和青椒,让它带有南方三角洲的克里奥尔风味。这两种菜谱他们都写过。

有时最简单的做法是最好的。

首先,选个平底锅烹制。克莱本认为铸铁长柄平底煎锅对这道菜的成功至关重要,选这种锅可能是因为怀旧,但绝对是因为铸铁传热快而均匀。不过其实所有能放下整只鸡的大深底锅都可以。把锅放在中火上加热,加入几汤匙黄油。等黄油融化开始起泡时,给鸡肉撒上盐和胡椒。然后把鸡放到锅里,带皮的一面朝下,调成小火。

下面,我要介绍克莱本妈妈的一个诀窍:在鸡肉上反着放一个盘子,在上面放一整罐番茄或豆子、用箔纸包起来的砖块、一个小哑铃,或者任何能把鸡皮压向加热的锅面的重物。

烹饪需要耐心,需要信任。炉子的低温与黄油以及鸡肉本身的脂肪相结合,会慢慢把鸡皮变得金黄酥脆,这样你就能轻松地把它从平底锅里取出来(用这段时间做米饭和扁豆)。然后是焖制。鸡肉熟透之后,从锅中取出,把锅里的肥油倒掉一些,只留几汤匙,用它快速做个肉汁。

不必为这个指令感到慌张。在热的肥油上撒几汤匙面粉,搅拌几分钟,去除面粉的生味。然后在面糊中加入一杯左右的鸡汤,搅拌至变稠。加入盐和胡椒调味。

把鸡肉放回带有肉汁的锅中,焖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直至鸡肉变得很嫩,几乎要从骨头上掉下来。然后移到案板上,切成片,放到大浅盘上。在上面浇一些肉汁,把剩下的肉汁和米饭、蔬菜放在旁边。

这是值得纪念的工作日烹饪,我们希望它能帮你开启美妙的美食之旅。

菜谱:

配料:

1只鸡,约3.5磅,去除脊骨,鸡胸保持完整

粗盐,调味用

现磨胡椒,调味用

2汤匙不加盐的黄油

2汤匙通用面粉

1.5杯鸡汤,最好是自制的

制作过程:

1. 在鸡肉两面撒上盐和胡椒。选一个能轻松放下整只鸡的大长柄平底锅。把鸡翅折叠在下面。

2. 让黄油在锅里融化,加入鸡肉,鸡皮朝下。用一个大小合适的盘子反着盖住鸡肉。在盘子上放一个沉重的罐子、石头或砖块,以增加向下的压力。用小火加热,查看鸡皮,直至它变成好看的金黄色,约需25分钟。

3. 去除重物和盘子。把鸡肉翻过来,让鸡皮朝上。重新放上盘子和重物,再煎约15分钟。

4. 把鸡肉移走,倒掉煎锅里的一部分肥油,在锅里留约两汤匙。在肥油中加入面粉,用搅打器搅拌,用中火加热。慢慢加入鸡汤搅拌,变稠后把鸡肉放回锅中,鸡皮朝上。加入盐和胡椒调味。盖上盘子和重物,继续用小火加热20至30分钟,直至鸡肉变得很嫩。用勺子舀酱汁浇在上面。

5. 把鸡肉切成片上桌,在旁边放上剩下的酱汁和蓬松的米饭。

少坐,一定会更长寿吗?

如果人们需要一些动力才愿意从办公椅和沙发上站起来,少坐一会儿,那么两项有用的新研究能提供这种动力。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少坐能减缓细胞衰老速度;另一项研究强调站立——哪怕只是静静地站着——也对健康有益。

well_catsit-articleLarge.jpg

静坐是我们大部分人清醒时最常见的状态,很多人每天坐八小时以上。甚至连那些每天锻炼一小时左右的人其他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坐着。

久坐会带来健康隐患,这一点证据确凿。过去的研究发现,人们坐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甚至可能早死——即使进行有规律地锻炼。

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得出的是关联性结论,也就是说,它们发现久坐与患病有关,但是不能证明久坐是否的确或者如何导致健康问题。

到目前为止,新研究中最具突破性的是本月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发表的研究——瑞典科学家们决定进行一项实际实验,他们在实验中改变人们锻炼和静坐的时间长度,然后追踪某些生理后果。科学家们对这个实验最感兴趣的是,这些改变是否会影响人们的染色体端粒。

你可能对基因的组成部分不太了解,所以我简单介绍一下,染色体端粒是DNA链条末端的小帽子。随着细胞老化,它们会缩短、磨损,不过这一过程不完全由时间决定。肥胖、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会加速端粒缩短,导致细胞提前老化,而有些证据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能维持端粒长度,延缓细胞衰老。

为了这个新实验,瑞典科学家招募了一群习惯久坐的68岁超重男女,采血测量他们白细胞中端粒的长度。然后,其中一半志愿者开始个性化的适度锻炼计划,旨在提高总体健康状况。同时建议他们少坐。

科学家们让其他志愿者继续像往常那样生活,但是鼓励他们尽量减肥,保持健康,不过没有提供具体方法。

六个月后,志愿者们第二次抽血,完成关于日常活动的问卷。结果表明,锻炼组的人不出所料比从前锻炼得更多。但是他们大部分人坐的时间也比从前少了很多。

科学家们在比较端粒时发现,坐得最少的志愿者的端粒延长了。从生理上讲,他们的细胞似乎更年轻了。

与此同时,控制组志愿者的端粒总体来说比六个月前更短了。

但是也许最有趣的是,锻炼与端粒长度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实际上,在锻炼组中,在这六个月里锻炼最多的人与锻炼得不多但是站立时间更长的人相比,端粒增长得略微少一些,有些甚至缩短了。

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减少静坐时间延长了端粒长度,而锻炼对此几乎毫无作用。

这项研究的领导者、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公共健康教授佩尔·肖格伦(Per Sjögren)说,志愿者们用什么活动来代替静坐无从准确得知,因为研究者们没用监测器追踪志愿者们的活动模式。但是他说,“最可能的情况是,静坐时间主要是被低强度的活动代替”,尤其是站立。

这让另一项关于静坐行为的新研究显得格外重要。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站立不是生理需求。有些科学家质疑,只是站立——不动,也不行走——是否足够健康;站立是否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久坐。

如果是这样的话,站立可能会和静坐一样增加健康问题,导致早逝。

为了弄清那种情况是否属实,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彭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公共健康教授、静坐行为研究专家彼得·卡兹马兹克(Peter Katzmarzyk)开始研究一个巨大的数据库,里面是加拿大成年人自我陈述的身体活动信息。他记下那些人在十年或更长时间内大部分日子里站立的时间,与死亡档案里的数据交叉检查,看看那些站得更多的人是否死得更早。

今年5月,他的研究结果在《运动锻炼医学科学》(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上发表。结果不出意料,令人安慰。卡兹马兹克发现站立和早逝之间没有关系。相反,他在研究报告中写道,“站立时间越长,死亡率越低”,称站立不同于久坐,没有危害——我们的端粒很可能会赞同这一结论。

吃咖喱有助于脑部修复功能

一项研究显示,咖喱菜肴中常用的一种香料似乎能够促进脑细胞自体修复的功能。

在《干细胞研究与治疗》期刊上发表的这份德国学者所作的研究说,咖喱料理常用的姜黄似乎含有一种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的成分。

科学家认为,这个以老鼠所作的研究,未来可以用在发展治疗脑溢血、俗称老人痴呆的阿尔兹海默氏症的药物上。

这个由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神经科学与医学研究所所作的研究,专注在姜黄所含的芬芳姜黄酮对脑细胞的影响上。

研究人员将芬芳姜黄酮注射进老鼠的脑部,然后加以扫描,他们发现目前被认为是与神经细胞生长有关的大脑特定部分,似乎受到芬芳姜黄酮的作用,变得更活跃。

科学家说,芬芳姜黄酮可能具有刺激脑细胞生长的作用。

研究的另一个试验,就是将老鼠的神经干细胞分别浸泡在芬芳姜黄酮含量不一的溶液中,神经干细胞可以转化成任何种类的脑细胞,结果发现浸泡在含量越高的溶液中的神经干细胞,其生长速度也越快。

而且浸泡的神经干细胞似乎在转化成某些特定脑细胞的时候,转化的速度也会比较快。研究小组现在已经在探讨人体试验的可行性。

不过主导的科学家表示,从现在取得的研究成果到实际运用在治疗上还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仿佛从油画中来的荷兰美食

在很多人眼里,“荷兰”和“美食”这两个词完全不沾边。当我站在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近距离欣赏《吃土豆的人》(The Potato Eaters)这幅画时,尤其能体会到人们对荷兰美食的偏见。画中昏暗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餐桌准备吃晚饭,桌子上只有一盆刚煮好还冒着热气的土豆,再无他物。 与很多名画中的进餐场面不同,画正中那个用后背对着观众的吃土豆的人发出了明确的暗示:这是我们一家的土豆,别人不受欢迎。因为荷兰饮食大多以土豆为主,再加上世人皆知的荷兰人节俭的天性,“吃土豆的人” 就成了人们联想到荷兰食物时常用的标签。

林堡樱桃派

林堡樱桃派

我十几年前刚到荷兰读书时,寄宿在父母的荷兰好友家。夫妇二人招待我的第一顿晚饭就是被称作荷兰国菜的“酸菜土豆泥配肉丸子”。 夫妇二人在厨房忙了半晌,菜端上来时我看明白了,原来就是土豆泥酸菜外加几根熏肠,土豆泥上还插了面迷你荷兰国旗。别看简单,对于习惯一天只吃一顿热餐的荷兰人来说,这道菜有主食有菜还有蛋白质,足以满足身体需要了。

在荷兰生活的几年里我遍尝荷兰美食:周末露天市场上,来一份洒满糖粉的poffertjes——加了酵母的半发面荞麦小圆饼,让人在阴雨连天的低地之国感到莫名的温暖;工作时在城市间奔波,就在火车站入口标注着“FEBO”字样的黄色自动食品贩卖机上来一份酥炸土豆肉泥丸子。一个荷兰盾( 时值通用欧元之前,一盾约合3.5元人民币)的美味,解馋又便捷。1691年法国波旁王朝太阳王的厨师做出了第一份土豆丸子,1830年时荷兰国王威廉一世的厨师找到了这个食谱,做出了荷兰版的丸子。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这道菜一直是荷兰中上阶级的心头好。后来,精明的寻常人家发现丸子里可以加入隔夜的炖肉和面包碎一起炸,土豆丸子才成了荷兰人最爱的开胃点心;我的荷兰美食名单里还必须要有生吃的新鲜鲱鱼,荷兰人每年要吃掉8500万条鲱鱼!五月的海牙斯海弗宁根海滩上,大家竞相品尝新打捞来的鲱鱼, 吃时用手拿着鱼尾,侧头45度一口吞下!

从荷兰美食中还能一窥荷兰人过日子精细和坚韧的天性,比如家常浓豌豆汤。这道在寒冷季节出现在百姓人家餐桌上的汤以对剖两半的干豌豆为原材料,加上猪耳朵、猪蹄、熏肉、胡萝卜和芹菜根与叶烩制而成。我的荷兰好友玛瑞安曾花了大半天时间为我煮过这个汤,做好后,她特意从厨房拿来个木勺,让我插在汤里,如果木勺能自己立在汤里就说明够稠,汤做得地道。我忘了木勺是否立在汤里了,但那香浓的味道和好友的赤诚情谊还一直记得。

前后在荷兰生活的这些年,这些朴实无华又温暖的家常吃食抚慰着我的胃口和心灵。然而真正让我把荷兰和美食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的却是一幅幅荷兰黄金时代的巨匠们描绘的食物静物画。

每到一处美术馆,我最爱的展区就是17世纪荷兰画派,这其中我又最喜爱以食物和宴飨为主题的静物画。这个曾经的商贸重地、香料王国对美食的痴狂和热爱通过巴洛克风格的巨幅画作向我们抛出一连串来自彼时的美食密码。生活在17世纪初的荷兰静物画家亚伯拉罕·冯·贝仑(Abraham van Beyeren)是位出色的宴会描绘大师。他的静物画被称作 “pronkstilleven”(或者pronk),意即炫耀。在当时自比巴黎的荷兰海牙,王公贵族的宅邸里轮番上演着令人炫目的豪宴。他画笔下正好捕捉了这些流金时光:大马士革桌布上摆满了珍禽异果,大个的龙虾爪子像是要从画布上伸出来,昂贵的威尼斯玻璃器皿反射着餐桌上银器发出的冷光,来自中国的蓝白瓷器上画着荷兰的花卉或是家族纹饰,盛着啤酒的锡罐和装满热带水果的果盘,螃蟹、牡蛎、削出螺旋形的柠檬皮。

这样的盛宴场景在1669年出版的《有心的厨师》(De Verstandige Kok)一书中也有翔实描述,前菜有沙拉、滴上橄榄油的冷制蔬菜盘,还有各种鱼肉大菜,饭后有奶酪拼盘、坚果和甜点。如果还觉得不够,那就来点儿掺了桂皮和糖的热红酒消食。书中还包括了沙拉、甜点、汤、家禽和海鲜的各种做法。不但食材包括星椋鸟和云雀这样的珍禽,在大菜做法上也可圈可点, 比如“烤鹅配姜黄根和榅桲糕”,这道菜的搭配拿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也新奇出彩。

与奢华场景的静物画相比,更多的荷兰静物画家描述的则是普通又温馨的常见食材和日常饮食。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里可见很多荷兰黄金时代时的静物画作。比如哈莱姆派的皮尔特·卡莱兹(Pieter Claesz),威廉姆·克莱兹·海达(Willem Claesz HEDA)和让·大卫·德·海姆(Jan Davidszoon de HEEM),他们擅长对一瓢一饮的简朴餐桌进行诗意的描绘:沉静的深色背景中,银器和水晶熠熠生辉。随意摆放的浅色桌布斜拉着铺在桌子上,形成生动的褶皱。代表上帝恩赐的橄榄,来自新世界的奇异水果,还有看得见切痕的硕大奶酪,流出红色汁液的浆果派,桌子上放着削成螺旋状皮的柠檬,敲碎壳的坚果,吃了一半的点心,盛在锡盘里撬开的依然鲜灵带汁的生蚝,这些带动感的细节让人感到餐桌上的吃喝直至此刻还未终结。

作为美食和绘画爱好者,我对十七世纪的荷兰饮馔静物画情有独钟,画中的各种细节让我感到份外亲切。画面上看似凌乱的摆设仿佛是向正在看画的人发出邀请。正如肯尼思· 本迪那(Kenneth Bendiner)所说,荷兰静物画让观众身临其境的画法源于荷兰新教义。他们认为,个人和上帝的交流远比任何机构的救赎仪式来得重要。画中最常见的皮削成螺旋状的柠檬是生命的象征,意味着每个个体都应该解放精神,从束缚中得到释放。这是画中荷兰美食自带的人文主义的柔光。

遗憾的是荷兰黄金时代的饮馔辉煌并未延续太久,英荷战争后,荷兰不得不把很多殖民地割让给英国,加上当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自然资源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荷兰人从此不得不更节俭地生活。那些家中悬挂着昔日盛宴静物画的贵族家庭,也和普通人家一样开始精细地盘算,过着节俭又不失体面的日子。19世纪时的一本家政书《完美的节俭厨房女仆奥吉》(Aaltje, die Volmaakte en Zuinige Keukenmeid)是当时各阶层通用的家政厨房指南,书中的关键词就是“节俭”。20世纪时教女子勤俭操持家务的家政学校面向各阶层适龄女子招生,在这里她们学习如何为家人准备简单、便宜又有营养的饭食。从此以后,那些烹制过程繁琐,放入大量珍稀调味品的传统荷兰美食被大大简化了,餐桌上的花样也减少了。让·大卫·德·海姆和皮尔特·克莱兹静物画中荷兰美食曾有的生动多彩渐渐被人们遗忘在脑后。

如果让伟大的艺术家们描绘今日的荷兰餐桌,我们看到的将是作为午饭的简单的裸麦黑面包片夹上奶酪和火腿做成的三明治,还有晚饭时的“三位一体”——一份肉两份菜的实用菜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荷兰饮食有提升的空间,和这些坚定的美食信徒一样,在一次次回访荷兰的时候,我总在努力寻找荷兰美食复兴的迹象:阿姆斯特丹的熏肠、斯希丹的单一麦芽金酒、腌鲱鱼和各款成熟干酪。而我们一家最近刚刚结束了一次荷兰特塞尔岛旅行,让我的荷兰美食名单里又多了特塞尔羊肉和杏仁蛋糕。

荷兰得天独厚的生态农业,让很多大厨找到灵感,并重拾再造传统荷兰菜单。越来越多的荷兰餐厅开始推出带有新意的荷兰传统美食菜谱,一些被遗忘的食材也得到了再生。瓦赫宁根(Wageninge)米其林一星餐厅O Mundo提供的四道菜菜单上,可以看到婆罗门参、芜菁、大头菜、高达奶酪这些荷兰经典食材,通过厨师们的新式烹饪手法,我尝到的是实在的荷兰味道。阿姆斯特丹有家pop up餐厅,2013年底开业,只开一年。今年4月我们特意去尝鲜。菜单设计以“世界美食”为主,与广受欢迎的法国菜、意大利菜和亚洲菜比肩的是一道道毫不逊色的怀旧荷兰菜:鲜鲱鱼沙拉、小牛肋间牛排配黄油土豆泥和鸡油菌、鲽鱼配奶油豌豆胡萝卜泥、茴香头配鲱鱼点缀印尼虾片。写这篇文章时我点开餐厅网站,发现还有120天11小时26分钟就要关门了,遗憾之余特意去信询问,很快收到餐厅回复,说是因为餐厅的创意和菜式都大受欢迎(人们对新式荷兰菜尤其热衷!),所以这家餐厅在pop up结束后将另觅地址继续营业。没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能代表荷兰美食振兴方兴未艾了。

两周前我再次站在荷兰鹿特丹波伊曼·凡·布宁根博物馆(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欣赏皮特·克莱兹的《鲱鱼和啤酒静物》。典型的深色背景中,大马士革白色桌布随意地铺在餐桌上,啤酒、鲱鱼和白面包,一杯果汁和敲碎的榛子壳。昂贵的威尼斯吹制玻璃杯,精美的刀子和白面包无不散发着旧时悠然生活的随意和富足。从这幅画中我也看懂了荷兰美食的隐喻:简单却不失讲究。有了安详和恬然的每日生活,简餐即完美。

睡在新泽西玩在纽约的中国游客

这是早早开始的一天。上午7:30,来自中国的56名游客排成一队,站在头天过夜的酒店外的停车场。

他们盼着去做第一次来的游客都要去做的事——坐船看自由女神像,登顶帝国大厦,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逛逛。

参观自由女神像之前,一些游客先参观了荷兰隧道。

参观自由女神像之前,一些游客先参观了荷兰隧道。

但他们得先到达那个城市才行。

也就是说,他们要坐上一辆锃亮的旅游大巴,在路上行驶45分钟,沿途经过各种广告牌和一座州监狱,穿过荷兰隧道。

每一天早上,在新泽西州的某个地方,这样的场面都会出现多次,这里本来以炼油厂、沼泽和堵塞的交通干道而闻名,人们从没想到它还能为跨越半个地球而来的游客们提供床位。

但随着来访纽约的中国游客激增,新泽西州居然成了其中很多人的过夜之地,这个旅行团也是其中之一,头天晚上这些游客就住在纽瓦克机场温德汉姆花园酒店(Wyndham Garden),那里距离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的其中一条跑道不足1/4英里。

中国的观光客正在促发一种酒店亚文化:酒店提供便宜的房间,为方便游客大巴避开交通高峰,还有在清早就结账退房的服务。有些新泽西的酒店为吸引中国游客还扩展了自助早餐食谱,在经典的美式早餐枫糖华夫饼之外增添了中国人喜欢的稀饭等食品,温德汉姆花园酒店正是这么做的。

根据纽约旅游促进机构NYC & Company的数据,从2010年到2013年,来纽约的中国游客跳增182%,纽约成为赴美中国游客的第二大目的地,仅次于洛杉矶。究竟有多少中国游客在新泽西过夜,这个数字很难统计,但是派车来温德汉姆花园酒店接游客的这个旅游公司当天总共派出了16辆大巴,从新泽西的几个酒店接了600多名中国旅客,而纽约还有其他许多专做中国游客生意的旅行社。

业界分析师说,价格是重要因素。长期关注酒店业的美国PKF咨询公司资深副总裁马克·范斯特克伦伯格(Mark VanStekelenberg)说,去年纽瓦克机场附近的酒店房间均价是116美元一晚,而曼哈顿地区的酒店均价是294美元一晚。不过旅游公司会拿到折扣以降低成本。

其结果就是新泽西的酒店虽然不像华道夫-阿斯托利亚酒店(Waldorf-Astoria)那样便利,但也住满了人。“纽约和新泽西人都觉得纽瓦克和纽约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地方,”酒店业咨询公司“租房顾问“(Lodging Advisors)的首席执行官肖恩·亨尼西(Sean Hennessey)说。“出了纽瓦克才是纽约。”

今年夏天,导游大卫·赵陪同中国游客参观这座城市。

今年夏天,导游大卫·赵陪同中国游客参观这座城市。

PwC咨询公司的总经理沃伦·马尔(Warren Marr)说,随着经济衰退的结束,经济开始好转,前往曼哈顿的商务旅游亦出现反弹,新泽西也从中受益。“去曼哈顿的需求增强了,而酒店价格也增长了,这时就出现了商机,纽瓦克机场附近的酒店就填补进来了。”

住在新泽西的并不只有中国游客——其他国家的游客和旅游团组织者们每年也会在这里预订成千上万个酒店房间,特别是那些飞往纽瓦克的旅行团。但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增加,以及签证限制放松,中国人去海外旅游度假的人数大大增长。不过,亨尼西说,中国的旅行团“明显比其他国家的旅游团对价格更为敏感”。

不出人所料,纽约旅游行业的官员们正在努力把游客从哈德逊河对岸的酒店吸引过来。

NYC & Company在上海建立起一个培训机构,为梦想打入纽约市场的中国旅行社提供培训。今年纽约州在中国设立了一个旅游办事处,今年7月,旅游业官员在纽约州北部举行了名为“为中国做好准备”的研讨会,向旅行社和地方政府传授在中国市场上做推广的经验。

中国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最近新添了一个目的地:约翰·F·肯尼迪国际机场。南航每周从位于中国东南部的航空枢纽——广州向肯尼迪国际机场安排四个航班(目前中国每周至少已有24个航班飞往肯尼迪机场,14个航班到纽瓦克自由机场)。

对于酒店这样依赖旅游业的行业来说,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商务部的数据,去年中国游客在美国的人均消费是7427美元,比2012年增长了941美元。不仅如此,中国市场还有可能出现显著增长。一些机构预测前往美国的中国游客将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

专门针对中国游客做酒店预订的旅游从业者说,中国的旅行商主要在新泽西的两个地区找酒店房间:一处是纽瓦克机场附近,另一处是在新泽西收费高速公路靠近北布伦瑞克与艾迪森出口一带。它们对那些计划在华盛顿或费城之类地方游览一天,之后在曼哈顿游览一天的旅游团特别有吸引力。

温德汉姆花园酒店的总经理唐·舍尼曼(Don Sheneman)说,中国游客已经成为该酒店的“日常稳定客流”,缓和了国内市场的高低起落。他说,中国游客占入住人数的25%到30%,酒店的另一位拥有者史蒂夫·吴(Steven Wu,音译)说,中国人将酒店的入住率提高到85%至95%。

为了容纳更多宾客,酒店最近把349个房间中的50间改造为所谓的“双重双人间”——将这些房间里的一张超级大床搬出去,换成两个双人床。这样更多游客可以挤着住进来。

尽管如此,经常在这家酒店为旅游团订房的旅游从业者迈克尔·洪(Michael Tchong,音译)说,在新泽西,有时不能为中国游客订到足够的房间。“中国游客就有这么多,”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