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为北京“鬼屋”带来游客潮

朝内81号堪称北京最有名的“鬼屋”,多年来访客不断。不过直到不久前,来参观的还是一个小众类型——主要是追求刺激者、都市探险者和历史爱好者——他们想在这座一度辉煌却早已年久失修的法国巴洛克式大宅中亲身体验那些可怕的故事。在朝内81号的诸多传奇中最有名的故事是:1949年共产党赢得战争之后,一个国民党军官去了台湾,他的姨太太被遗弃在这里,于是上吊自尽,她的鬼魂仍在宅子里徘徊。

人们说这里徘徊着一个国民党姨太太的鬼魂,1949年,她在这里上吊自尽。

人们说这里徘徊着一个国民党姨太太的鬼魂,1949年,她在这里上吊自尽。

上个星期,根据它的故事拍成的一部大制作3D恐怖片在中国院线上映了,这为朝内81号带来了数量空前的游客。这部影片名叫《京城81号》,英文名字翻译过来是《永远不死的房子》(The House That Never Dies)。根据中国电影网站Mtime.com统计,该片自上周四首映以来,已经获得了大约1.6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入,约合2570万美元,在国内票房排行榜上排名第三,仅次于《小时代3》和《变形金刚:绝迹重生》(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

“我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工作会变成这样,”朝内81号的管理员徐文(音译)说。徐文从2011年开始在这里工作,他估计自从上星期以来,游客已经达到每天500多人,比过去多多了。

院中有一栋大宅和一个外屋,据说外屋也闹鬼,院子大门本来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开着,但是为了对付电影上映后突如其来的游客潮,这里的主人——天主教北京教区决定关闭大门,以控制客流量。

“这栋建筑太老了,”徐先生说,“如果一下让太多人进来,很可能会伤到人。”

农民工在这栋破旧的房子附近住下来。

农民工在这栋破旧的房子附近住下来。

星期二上午,大约有50人围着这栋建筑徘徊,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仔细查看,拍着照片。其中包括20岁的学生龚翔宇(音译)当天上午刚看完电影,就决定从影院步行20分钟过来看看真正的朝内81号——它坐落在北京市中心的喧嚣闹市之中。

“我觉得这个电影很酷的一点就是这栋房子真的在北京,不像我们在美国电影里看的那种鬼屋,”龚是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的学生,现在在放暑假,“这栋房子其实不像电影里那么可怕——这儿人太多了——但我好像有点害怕走在地板上陷下去。”

有些历史学家和北京教区的负责人对这栋建筑的历史有不同意见。教会负责人说,这栋房子于1910年建立,是为外国传教士开的中文学校,后来外交人员、商人和学者们也加入进来。历史学家们却说,朝内81号是一个法国铁路公司经理建造的私宅。各方一致认为,1949年共产党获得政权后,这栋房子有过各种用途,也一度荒废。

“它的历史已经很难弄清,”对发掘这栋房子的历史很感兴趣的徐先生说。

阁楼几乎已经空了,堆着垃圾和建筑材料。

阁楼几乎已经空了,堆着垃圾和建筑材料。

毫无疑问,对于参观者们来说,部分吸引力也来自这栋房子本身,它衰败的状态似乎为各种异常行为提供了极好的背景(至少也可以用来传传奇怪事件的谣言)。

在这栋荒凉的房子内部,枯树枝、垃圾和建筑材料堆得到处都是。墙上布满涂鸦,很多都显然是最近才画上去的。主楼后面的外房由灰色的砖石砌成,有个黑洞洞的地下室,里面有个被封闭的地下通道,据说有几个建筑工人在里面消失了。

这栋建筑名列文物保护名单,上个月,教会负责人说翻修计划正在等待审批通过。

15岁的华尚煌(音译)说,这栋建筑可以作为闹鬼主题的cosplay(起源于日本的一种化妆角色扮演活动)的“理想背景”。星期二上午,华戴着长长的黑色假发,穿着黑色连衣裙、黑色长筒袜和黑色高跟鞋,她的朋友“鬼魂”穿着红色格子衬衫和染着假血的白色外套,两人在这栋建筑内徘徊,摆出恐吓的姿势,让一个摄影师为她们拍照。

不过,华似乎不相信朝内81号真的有鬼魂存在。

“这儿这么亮,怎么可能有鬼呢?”她大声说。

超模的夏季健身秘诀

“夏季是我最喜欢的季节,”21岁的超模卡莉·克劳斯(Karlie Kloss)说。她蓬乱的短发型是2013年女人们梦寐以求的发型。这一季她把头发染成了新的、有夏天感觉的金黄色,再次登上头条。“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我可以在户外度过空闲时间,多做运动。”克劳斯对自己的健康习惯毫不讳言:她公开宣布自己是素食者,她和克里斯蒂娜·托西(Christina Tosi)为福桃奶品店(Momofuku Milk Bar)设计了不含奶制品和谷蛋白的饼干(部分收益捐献给饥荒援助)。她还经常在Instagram上发布自己均衡饮食和健身锻炼的照片,比如今天早上就发布了她最近在纽约市和耐克健身俱乐部(Nike Training Club)的首席教练特拉奇·科普兰(Traci Copeland)一起健身的照片,健身时她试穿了耐克的2014年秋季系列。

在这里,这位接受过传统训练的芭蕾舞女演员回答了T杂志的问题,包括她保持体形的方法、动力(当然除了为了工作之外)以及尚未实现的健身目标。

问:你多长时间运动一次?

答:我每周至少运动五次,在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之间都有兼顾。

你健身时是跟朋友一起还是一个人?

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协调好时间,我就和会朋友们一起练芭蕾。和朋友一起更有趣。我喜欢变化。我觉得那是挑战你身体的最好办法,能让它一天天变得更强壮。即便如此,我觉得重要的是你的健身计划不能取决于他人的日程。对我来说,锻炼是一个机会,能让我远离所有的事情,只关注自己。它让我集中注意力,在一天中的这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我能清空思绪,只关注运动。

作为一名接受过古典训练的芭蕾舞女演员,你对芭蕾舞扶手杠健身热潮怎么看?

芭蕾舞女演员是不可思议的运动员。芭蕾舞注重力量、耐力和平衡——对健身来说,这简直是完美的组合。我觉得芭蕾舞扶手杠把芭蕾舞训练带到健身房真是挺好的。

你更喜欢在室外锻炼还是在健身房锻炼?

都喜欢!在纽约寒冷、多雪的冬季,你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去健身房。天气转好的时候,我会充分利用好天气,去户外远足或骑自行车。

是什么激励你保持体形?

我想在身体和精神上都保持强大。我锻炼的目的是挑战我的身体,实现新的目标。运动充实我的头脑,让我一整天都精神饱满。

为了帮助提高健身水平,你在生活方式上有没有做过什么改变?

我发现,有很多简单的办法能把运动融入日常生活。我尽量走楼梯,不坐电梯。尽量走路,不坐地铁或出租车。关键是要动起来。

你喜欢喝蛋白质粉减肥吗?喜欢喝果汁清肠吗?还是只是保持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给你的身体提供营养很重要,特别是你经常锻炼和运动的话。你的身体需要食物来保持健康、强壮。什么都不能代替均衡的饮食。

你更喜欢瑜伽还是普拉提?

我喜欢瑜伽,但我超迷普拉提。普拉提靠的是独立、可控的运动,它能锻炼我的核心肌肉群,增强腿部和胳膊的力量。

你感觉身体不适时会做什么来复原?

我最近开始冥思。起初我对整个过程持怀疑态度,但是最终决定试一试,发现它具有不可思议的放松作用。它能够集中你的精神,进而平衡你的身体。

哪项锻炼你不可或缺?

芭蕾!我是跳着芭蕾长大的,不断地练习、运动。虽然我经常练习普拉提,是Soul Cycle健身房的常客,但是舞蹈和芭蕾将永远是我日常锻炼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没有什么你似乎难以实现的健身目标?或者说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窍门?

我还没有实现的一项健身和人生目标是跑马拉松。它在我的清单上。它对身体和精神来说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你需要惊人的决心!

从美容角度讲,你在户外活动时,有没有什么产品是你随身携带的?

我总会在锻炼之前和之后洗脸。它能帮助避免起皮疹,让我的皮肤清新、干净。

有没有什么健身应用程序是你不可缺少的?

我特别喜欢耐克健身俱乐部。它用起来很方便,是私人教练的很好的替代品。我大多是在旅行中不能去健身房锻炼时用这个应用程序。

千里之行始于一勺冰激凌

冰激凌被切成半月形,摸起来很刺激,冰得我手指发木。你得牙口好才行。它尝起来像是在另一个星球制作的,那里的地心引力更大。它浓郁、空灵,一直冒着冷气。

如今很少有什么冰激凌能让你感到震惊。我们已经习惯了新一代独立冰激凌店打出的各种奇怪的口味,比如香蕉咖喱、花椒、味增、蒜和熏鲑鱼。

一些冰激凌店藏在纽约市里和周围的少数族裔聚居区里,那里的冰激凌口味可能听起来有点怪异,但是制作者熟悉也喜欢它们。

一些冰激凌店藏在纽约市里和周围的少数族裔聚居区里,那里的冰激凌口味可能听起来有点怪异,但是制作者熟悉也喜欢它们。

但是其他一些更老的冰激凌店藏在纽约市里和周围的少数族裔聚居区里,那里的冰激凌口味可能听起来有点怪异,但是制作者熟悉也喜欢这些口味;像海藻和松香这样的配料不是刻意添加的俗气象征,而是为了怀旧;甚至连冰激凌的质地(奶油状的或冰的)也可能不是常见的。在过去几周里,我走遍了纽约州,从新泽西到韦斯切斯特县,寻找一些更有趣而没有得到足够赞美的冰激凌店。

有一种冰激凌需要用牙齿咬,它不是美国人所说的那种冰激凌。它叫印度冰激凌,可以追溯到莫卧儿王朝时代。它是把牛奶用文火慢煮,直至和奶油一样浓稠,然后加入焦糖和坚果。我试过很多次,从杂食店的冰箱到各种层次的餐馆,但是从未完全被它迷住。

然后我去了瓦利蒂冰激凌店(Kwality Ice Cream),它有很多分店,在泽西城有个小小的店面,位于一个布满美甲店和印度现付自运店的狭长地带,离日报广场(Journal Square)的PATH车站只有几个街区之遥(伙计们,离下曼哈顿只有三站)。其中有三种口味会让你着迷:玛莱(malai,浓郁的浓缩牛奶里面充满了豆蔻夹),开心果(pista,外面布满了坚果)和凯萨尔(kesar,含有藏红花,是最昂贵的)。

布鲁克林日落公园的“甜蜜朝代”店里,一个红豆和荔枝口味的圆筒冰激凌。

布鲁克林日落公园的“甜蜜朝代”店里,一个红豆和荔枝口味的圆筒冰激凌。

瓦利蒂也有传统的美式冰激凌,其中一些也称为印度冰激凌,让人迷惑。“它们是受到印度冰激凌启发而设计的,”店员说。有一款名叫马瓦印度冰激凌(Mawa Kulfi),它的味道接近于印度冰激凌中的焦糖味牛奶基料,就像没加香草的香草冰激凌;还有一款叫法露德印度冰激凌(Faloodeh Kulfi),它是用印度冰激凌和细米粉丝做成的,有点像上面浮有冰激凌的饮料,它是一款完满的冰激凌,弥漫着玫瑰水,含有罗勒籽,所以有嚼头。

这里还有桑代(thandai),它是用腰果、杏仁和开心果组成的黄油状的混合物;奇库(chickoo),它用一种水果进行装饰,这种水果让人想起了麦芽和棉花糖;泛马沙拉(pan masala),它点缀着瓜子、坚果、酸橙、丁香和薄荷,它就是以此命名的。你可以在一顿印度大餐之后把它一下子放入口中。它有点刺激性,像牙膏那样。

去布鲁克林湾脊区的香柏糕点店(Cedars Pastry)挖一勺冰激凌,会发现它向上拉伸,拽着勺子,不肯松开。它的粘性来自于黎巴嫩凝结奶油(kashta)基料,它是从沸腾后慢慢晾凉的牛奶表层撇出来的,加入了透明的泪滴状的松香。这里也有一些主流口味,比如巧克力和草莓,但是不要理会它们。有两款最粘:一款是纯黎巴嫩凝结奶油,很有嚼头,而且冰感十足;另一款是不那么甜、味道比较均衡的含有开心果的黎巴嫩凝结奶油。

土耳其冰激凌(Dondurma)传统上是用羊奶、乳香脂和兰茎粉做成的。兰茎粉来自安纳托利亚野生兰花的球茎。这种花现在濒危,所以莱泽利冰激凌店(Lezzetli Ice Cream)用日本魔芋粉代替它。该店最近开始在下东区的赫斯特街头集市(Hester Street Fair)上向土耳其冰激凌致敬。这里的冰激凌是在机器里搅拌,冷冻之后再用长杆(这是传统做法)搅拌,直至变得粘稠。目前供应的四种口味中最粘稠的是希俄斯岛香草冰激凌(Chios vanilla),希俄斯岛是希腊的一座岛屿,上面生长乳香黄连木,这款冰激凌里布满了香草豆。你拉一下,能看到细丝断裂,就像奶酪那样。

在瓦利蒂冰激凌店能够品尝到的传统印度冰激凌:泛马沙拉,法露德印度冰激凌,马瓦印度冰激凌,奇库和桑代。

在瓦利蒂冰激凌店能够品尝到的传统印度冰激凌:泛马沙拉,法露德印度冰激凌,马瓦印度冰激凌,奇库和桑代。

米却肯味道冰激凌店(Paleteria El Sabor de Michoacan)是纽约新罗谢尔的一个朴素的墨西哥店,离大都会北站约有0.5英里。我去那儿时,冰柜里的冰激凌都没有命名,但是店员友好地把它们介绍了一遍。最好的是龙舌兰(tequila),它的蓝色介于游泳池和图卢姆的大海之间,味道很接近龙舌兰,但没那么刺激;酸橙(lime)是荧光绿色的,味道刺激浓郁;“特别好色”(tres leches)里面有浸满牛奶和奶油的大块蛋糕;曼密苹果(mamey)有着芙蓉花的粉红色,尝起来像杏仁、树莓和红薯派。

甜蜜朝代(Sweet Dynasty)在布鲁克林日落公园一条喧闹的大街上,在一个加油站旁边。它倾心于标准的、撩人的美式冰激凌,比如紫色芋头(差不多是颜色更深、更圆的香草)和红豆(不太甜,对这种口味来说比较少见)。店里还潜伏着榴莲口味,大家都知道这种水果闻起来很臭,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吃榴莲是违法的。即使在冰柜里,它也显然是个麻烦,它是唯一一种用盖子密封起来的冰激凌。奇怪的是,它实际上完全没有怪味,像是蛋奶冻、木瓜、焦糖洋葱、奶油糖和奶酪的混合物。

圣代和圆筒冰激凌店(Sundaes and Cones)最初在布鲁克林,后来搬到了东村。这里的绿茶味冰激凌有一丝苦味,刚好可以证明它的出处;黑芝麻冰激凌尝起来比我吃过的其他以黑芝麻命名的冰激凌更具有浓郁的黑芝麻味。但是山葵酱口味却奇怪地与众不同,什么味道都有,就是不冲。中国城街区往往如同电影画面,会导致幽闭恐惧症,而南边的中国城冰激凌工厂(Chinatown Ice Cream Factory)在那里算是赏心悦目的(旁边还有个西安名吃店(Xi’an Famous Foods),里面的羊脸值得一试)。这里每一勺的量都很足。禅宗黄油(Zen Butter)充分捕捉到了冷芝麻面的精髓,但没那么滑。不过其他口味,比如令人愉快但不够鲜的酱油,有时会有失水准。

泰国冰激凌一般更透明,更甜,至少布鲁克林公园坡的天冰冰激凌店(SkyIce)里的是这样的。这家店擅长做那些味道逐渐消散的冰激凌,比如黄瓜酸橙味的和荔枝玫瑰味的。皇后区埃尔姆赫斯特的茶杯咖啡店(Tea Cup Cafe)除了有一堆布娃娃和宝丽来相机外,还供应充满绿茶的冰激凌,它是军绿色的,尝起来像烧焦了;这里的泰式冰激凌是绚丽的橙色,带有淡淡的花香味。

东村壁画冰激凌店(Fresco Gelateria)的希腊裔店主用漂亮的淡羊乳酪无花果冰激凌来向自己的祖籍致敬,羊乳酪的松软以及份量刚刚好的蜂蜜和无花果让这款冰激凌有点甜,却不是很甜。在城的另一端,西村圆筒冰激凌店(Cones)里的玉米冰激凌有烤面包的底色,外面撒了一层肉桂。

最后一站:约翰尼空气市场(Johnny Air Mart)。它是东村的一个菲律宾市场。来这里是为了得到一杯木兰冰激凌(Magnolia),它是一个菲律宾裔美国家庭经营的加利福尼亚公司生产的。祈祷他们有macapuno ube口味吧,它是椰子和甜紫薯混合物,具有绣球花那种紫色,柔滑,昂贵。它像是菲律宾的香草冰激凌,在其他口味让你失望时,你可以从它那里获得安慰。它吃起来像是你一直都在吃的那种冰激凌。

验血预测老年痴呆出现新突破

英国科学家向使用验血方式预测阿尔茨海默症迈出了关键一步。

对1,000多人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用血液中的一组蛋白质来预测老年痴呆症发病的准确率高达87%。

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症和老年痴呆症》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结果,将被用来改善新的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药物试验。

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在2002年到2012年期间,为防止和医治阿尔茨海默症所进行的科学实验中,有99.6%以失败告终。

英国科学家向使用验血指标预测阿尔茨海默症迈出了关键一步。

英国科学家向使用验血指标预测阿尔茨海默症迈出了关键一步。

早期确诊

医生们认为,阿尔茨海默症的症状实际从开始发病的大约十年前就已经有所显示,而研究失败的原因,则是研究对象都是已经发病的病人,接受治疗已为时太晚。

广泛认同,早期确诊,是研究防治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

由英国大学和专业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1千多名认知功能程度不同的调查对象血液中的蛋白质差异进行了研究。

其中452名是没有任何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220名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另外476名是确认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研究人员发现,根据血液测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在第二年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症的准确性为87%。

研究小组的负责人、牛津大学教授西蒙·洛夫斯通(Simon Lovestone)说,该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早期确诊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早期确诊该病的技术,一些已经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人去医院看病,医生只能告诉他们明年再来,但等他们再来时,已经变得痴呆了。

关键一步

研究蛋白质领域方面的专家伊恩·派克(Ian Pike)博士说,能够测试血液中蛋白质的指标,确实是向预测阿尔茨海默症迈出的重要一步。

他说,需要数年时间和对更多患者的测试,才能真正肯定这一测试手段可以在临床常规使用,而现在能够朝这个目标相对迅速的前进了。

英国阿尔茨海默症研究所(Alzheimer's Research UK)主任埃里克·卡伦(Eric Karran)博士说,这是向证明阿尔茨海默症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当然,那一天的到来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他认为,现在至少找到了一条能够早期确认患者的办法,患者可以尽早参加医治的临床实验,为试验有效的治疗药物打下基础。

不过卡伦博士指出,血液中蛋白质的测试不太可能作为预测阿尔茨海默症的唯一手段,在临床使用中,还必须结合其它测试指标,包括脑部扫描或者脊髓液测试。

夏日里一碗凉面,重温旧时慢生活

溽暑时节,一碗凉面既可以激活食欲,又能解馋,制作起来花样繁多却很简单,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应季吃食。

家常花椒油面。

家常花椒油面。

凉面早在隋唐时就开始盛行,当时叫做“冷淘”。常见的凉面就有“槐叶冷淘”、“水花冷淘”和“甘菊冷淘”等数种。顾名思义,这些凉面都是取用植物汁液和面,煮熟后再投入“寒泉盆”中过凉水制成。吃的时候佐以葱酱和醋做的浇头,十分鲜美 。唐代《唐六典》中有关于槐叶冷淘的记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炎夏里,槐叶汁的清香凉苦正好可以使人食毕败火生津,实乃给文武百官最佳的犒赏。《入洛记》中描述“水花冷淘”的做法也十分生动,因为制作冷淘的老妇人手法娴熟,等着吃面的食客还来不及鼓完掌,一碗冷淘就做好了。味道之美令“富子携金就食之。”水花冷淘做好后,是用冰镇的低度谷物酒浸凉食用的,这真是豪爽又有趣的吃法。用植物叶汁和面做的唐宋风物“冷淘”,以及将虾肉,羊肉末,甘菊苗汁直接揉进面里的“红绿面”、“玲珑馎饦”等;西北地方上的“蒿籽面”,和面时加些野生蒿子的籽,以便凉面筋道又透亮,时至今日仍是各地传统凉面的根基。

入夏吃凉面在各地有不同的食制,也更是老北京人的心头好。明代《酌中志》中记载着老北京入伏要吃的过水面(煮好的面过凉水,即过水面)的风俗:“六月初六日,皇史宬古今通集库晒晾,吃过水面,嚼银苗菜,即藕之新嫩秧也”。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提到凉面:“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 1920年代出版的民社《北平指南》中也有老北京喜在伏天吃凉面的记载:“初伏水饺,二伏面条,至三伏则为饼⋯⋯”。李渔说过“食之养人,全赖五谷”,还真是有道理。盛夏时戒奢求简的凉面的确是养生佳品。